|新竹|新埔一日遊|穿梭新埔小巷弄之旅,在地美食、宗祠景點、柿染作品
【一日行程安排路線】
第一公有市場-花奶奶米糕-新埔宗祠博物館.張氏家廟-錦興豆腐店-呂順興餅舖-義順製冰廠-新埔柿染坊
新埔一日遊 當你的雙腳穿梭於巷弄之間,當你的雙手撫過百年老牆,那一刻彷彿貼近了新埔最不思議的魅力,這是一座老鎮卻讓人迷戀,在時代演進的迅速下,這裡仍然保留了一分古樸的味道,景色旖旎,值得你探訪。
很高興可以接受新竹縣政府的邀請,和老公走一趟新埔觀光景點的探訪之旅,雖然不是第一次來這裡,卻從未這般深入的感受新埔鎮之美,新埔平靜、慢活、又不失自我認同的價值,我很喜歡這裡,也想把遇到的溫暖人文風情推薦給你。

在接近年尾的12月,天氣晴,新竹的風吹到各地,新埔也揚起一陣陣的涼意,但是新埔街上漫步的遊客,並沒有因此減少,大家都來這裡蹭一番愜意。
一早,在新埔街上充滿人群的地方是「第一公有市場」這是我的第一站。
【第一站】-第一公有市場
第一公有市場的路口有顯眼的招牌,這裡串連著所有新埔人的生活大小事,但招待的卻不只在地人,更有著對外地觀光客的親切。
路的兩旁都有著汽車與機車的停車格,在這樣人口不擁擠的小鎮,絕對有相當的便利的漫遊條件。


市場除了我們能想像到的食材肉品外,當季的柿餅、手工金桔醬、客家福菜、也是這裡市場的特色,忘了是誰曾經告訴我,想要了解一個在地的樣貌「市場」是很好的機會,這裡有新埔這個時代的縮影,每攤都有獨一無二的故事。




市場入口的攤子,擺滿了橘色的柿餅,每一種都讓人垂延三尺,對於柿餅那種有彈性又可口的風味,會讓人欲罷不能,一個接一個吃進肚裡。
而攤位老闆娘更是可愛的拿起自己販賣的柿餅留影,她那種可愛又親切的模樣,和手中柿餅一樣讓人感到溫暖。

在往市場內探索,看到了讓我十分驚豔的老攤位「鳳嬌傳統客家米食」,攤位上的老婆婆正是鳳嬌本人,她邁著緩慢的身軀,但精神與熟練度卻絲毫沒有透漏著疲憊,反而比美一個上門的客人都顯得更有活力。
她說:「這都是我跟我媳婦做的。」語氣帶著驕傲也充滿了自信,一整桌的傳統客家米食,讓人看了目不轉睛,而客人更是絡繹不絕的出現。
客家菜包、發糕、蘿蔔糕、甜糯米糕、紅粄糕……總有你愛吃的那一種。






你來新埔的時候,一定要來看看鳳嬌老闆娘,她的老手藝不會令你失望,同時還可以滿足你對客家傳統美食的期待。
【第二站】-花奶奶米糕
而說到傳統美食,新埔還有一間聞名遐邇甚至入選過新埔十大伴手禮的店面「花奶奶米糕」。
而為什麼會排第二站呢?因為花奶奶米糕非常搶手,絕對要提早來或是先打電話訂購預留,否則晚一點來真的會買不到!


因這裡的路面狹窄,不建議將車子開進來,可以停到外面的主要街道上,在步行而來。
「花奶奶米糕」一名有著可愛的故事,老闆娘生了七個女兒,如同七仙女、七朵花,因次她就成了花奶奶。




這裡販售的米糕口味多種,一開始是紅麴口味起家,再後來研發了「艾草」、「南瓜」、「甜芋頭」、「鹹米糕」,皆是手工製作,米糕的製造是每日的凌晨四點,為了可以一早就陳列出米糕供人購買,花奶奶與三女兒林小姐都是天尚未亮光,就得起床馬不停蹄的製作。


早期的花奶奶憑著兒時記憶,憶起在喜慶宴會、廟會做醮才會吃到的米糕美食,長大後的花奶奶因在慈濟當志工時,品嚐到了一位師姐的米糕,讓她想起了那懷舊的美味,因此返家後她便開始研究製作,希望可以復刻出記憶中那難以忘懷的米糕滋味。
然而,在與三女兒林小姐的研究過程中,每一次換新米時,就會出現同樣的重量卻出現了不同的口感,有的太硬、有的太軟,後來才發現不同批米也會有不同的水分,導致口感上的差異,為了克服這樣的問題,後來換米時都要先製作半斤,並測試水量該放多少,直到將口感維持在標準上,如此的繁工就為了讓顧客人可以吃到最一致的美味。
我試吃了以後也是馬上就帶了一盒,那種綿密卻又不黏牙的烹煮技巧著實讓人佩服,同時甜度也不會太高,吃起來不會有負擔感,每個米糕都被做成愛心狀,既可愛又好吃,送禮自食兩相宜。


只要客人前來,花奶奶與林小姐從不吝嗇提供試吃,總是大方的讓大家品味。
每一種米糕裡面都有台灣道地的柴燒龍眼乾,真材實料的手工製作。
對於林小姐來說,能和媽媽一起工作,致力於將這樣的美食發揚光大,那種長情的陪伴繾綣在她們之中,這種幸福的氛圍是沒有任何事情能夠替代的。


除了米糕外,這裡也有販賣花奶奶手工製作的金桔醬,更有可口美味的柿餅。


不管買不買,熱心介紹是「花奶奶米糕」的一大特色,她們總說:「不買沒關係,我請你試吃!」熱於分享的天性,毫不隱藏淋漓盡致地揮灑出來,新埔讓人無法忘懷的暖流,從「花奶奶米糕」開始。
【第三站】-新埔宗祠博物館.張氏家廟
三街六巷九宗祠是新埔輕旅行的口號,你可以找到美食、古蹟、前人的回憶。
九宗祠中,我想跟大家分享張氏家廟,每一個家廟有各自的特色,所以,如若時間允許,九個宗祠都非常值得拜訪。

「張氏家廟」,顧名思義即為張姓氏的祖先家廟,但為什麼家廟可以成為景點之一呢?除了極具歷史意義與價值,同時更有保存的必要性,張氏家廟也列入文化古蹟之一。
來到的這天,天空藍得不像話,如畫的美景,就好像張氏家廟正熱烈的歡迎著我們。



往內走可以看到漂亮的張氏家廟匾額,建立這個家廟的人是「張雲龍」先生,他不但是當地望族,更是大家口中見義勇為的英雄。廳堂內還供奉著張氏祖先的牌位,每日都會有張氏家族的人來上香,維持著這裡的活絡,而建築上的色彩斑斕與繽紛,說明著這裡長年來都有人用心愛護。
張氏家族的管理人會在這裡守候,平常也會導覽與介紹著家廟的與家族的故事,非常推薦大家前來,因為所有故事都讓人聽得津津有味。






由於這裡是最後一個修復的宗祠,所以設備上也比其他宗祠家廟新穎,除了有互動的投影科技,還有親子區,不管哪種年齡層都適合前來。




從復刻的家訓再到鎮守這裡的百年老磚牆,每一吋都充滿了古老的軌跡,聆聽這裡的故事時,會不禁想著,祖先是所有人的根基、是源頭,有祂們才能成就今日的我們,為了感念先祖同時將所有歷史故事傳承下來,新埔在這一塊投入了相當多的重視,透過認識這樣的文化憶起先祖們的所有辛苦,然後再背負著所有過去的故事昂首前進,繼續撰寫下屬於我們的時代故事,直到有天,我們也成為被記得的那些源頭。
【第四站】-錦興豆腐店
你看過要大排長龍的豆腐店嗎?你看過不斷端出一盤又一盤的炙熱新鮮豆腐嗎?
錦興豆腐店,就有著這樣的炙手可熱。


「錦興豆腐店」是新埔當地相當有名的豆腐店,每日開店時間都相當早,想買豆腐吃還得趕緊來報到,因為晚了就沒了。(新埔的美食店都是這樣的呀!)
同樣近百年的歷史,祖傳了三代,所有人都肩負起將每位豆腐繼續做出來的任務,不只是豆腐,還有豆漿、豆花可購買。


買豆腐並不會耗費太多時間,但是許多前來購買的客人一次都是買相當多,排隊時前面的大姊甚至轉頭跟我大力推薦,她說:「這裡的豆腐,你吃過一次就忘不了!一定會想再回來買!」



等待豆腐的時候,裡邊的師傅們也是不斷推出一籠又一籠的新鮮豆腐,熱氣都還飄著,緊接著就要裝袋盛給客人,同時這更像極了一場技藝秀,切豆腐的流利像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餘,一絲分差都沒有,整齊且滑順的切成一塊又一塊。
除了豆腐、豆漿、豆花以外,還有豆腐乳。
店家開店、關店,都會把需要風乾的豆腐放置店外頭,這樣的景象也變成了錦興豆腐店的特殊畫面。








一塊又一塊擺放整齊,看的第一眼就讓我充滿好奇,非常想知道這是什麼?
原來都是要製作成豆腐乳的豆腐,模樣很逗趣。
我甚至覺得,很值得拍下來,因為這些豆腐極其特殊又吸睛。
【第五站】-呂順興餅鋪
帶了熱騰騰的豆腐以後,還有著想拜訪百年老店的慾望,而新埔有間餅店,從清同治2年開店,到現代已157年,店內更保有從日據時代就流到現在的餅模,買餅吃還可以觀看非常有歷史的器具們。






老闆娘說:「我們做的餅每一種口味都有喜歡的人,不過其中竹塹餅最特別,因為我們放了其他人沒有的食材-桔餅,所以吃起來很不一樣。」
新埔除了能買到美味的金桔醬,桔餅更是許多人的最愛,據說內行的才懂吃。
在選餅的時候,許多客人上門第一就是買餅第二就是問:「還有沒有桔餅?」



當時在這裡就忍不住買了很多餅,不管是地瓜餅還是芋頭餅,那種純正的香氣都是撲鼻而來的,另外也很想推薦綠豆椪,綠豆餡料甜而不膩,而且吃起來濕潤鬆軟,不會乾口,沒多買幾個真的是捶心肝。



買完餅後,記得好好欣賞玻璃櫥窗內的所有做餅模具,充滿了歷史的美感,還可以感受不同時空同樣都對餅充滿喜愛,而門上的「囍」字也是將做餅模具輸出製成貼紙的,上頭的菓子部道出了這裡曾有日治時期的影子,菓子在日文極為餅的意思。
你以為新埔的百年老店就這樣嗎?
還有一間相當討人喜歡必須拜訪的「義順製冰廠」。
也是我們的【第六站】-義順製冰廠

「義順製冰廠」也是從日治時期就營業到現在,當時販賣的商品裡有黑糖,但黑糖保存不易且容易受潮,因此出現將黑糖製成冰的想法,就此展開了義順製冰廠的歷史新頁,家家戶戶時常經過就是來買一隻冰,這裡儼然成為了大家的小甜點口袋名單。






冰品的口味很多,每一隻都是12元,為了方便計算牆上還有貼冰品數量的價目表,而我們選了金桔口味的冰棒。甜中帶一點鹹,中和了金桔的酸度,吃起來非常涮嘴。
老公吃不過癮還說要再一隻,即便當天是有些涼意的,「義順製冰廠」仍然開始了我們的食癮。



另外新埔每到11月、12月,便能看到許多家庭、店面都再進行橘子、金桔的加工,這彷彿是新埔的其中一個串連活動,大家忙於同一件事情,如此地共感。
相信這些手作的加工品,都會透過新埔人的巧手再變成一樣樣美味食材。
是不是也很想來隻冰呢?去新埔時別忘了到「義順製冰廠」。
在吃吃喝喝邊走邊看的行程中,最後一站,很適合放鬆步調,進行一場可以療癒身心靈的活動。
【第七站】新埔柿染坊

關於「新埔柿染坊」的故事,源自於早期的新埔客家婦女,總是要不斷忙活於削柿子皮的工作,當雙手沾染上了柿汁,再接觸到了布料衣物、柱子、門簾等,長時間的催化下形成了印記,爾後才發現原來柿子也能做成一種天然植物染劑,新埔的婦女及柿餅業者成立的柿染工坊,再演變至現在的新埔柿染坊。





關於柿染的作品,這裡擺放了許多可供購買或了解的成品,特別的是每一種都獨一無二,且再也找不到同樣的柿染花樣。舉凡帽子、包類、衣物、吊飾等,都可以做成相關的手作品,這樣充滿大地色調的柿染深受許多年輕人的喜歡,特殊的紋路與色調也十分相似皮革,所以柿染包也常被說成如皮革般的質感。



【柿染手作過程】約莫需要2~2.5小時。
老公是柿染的體驗者,他非常期待也十分好奇做出來的作品會是什麼花樣?


不同的花紋會有不一樣的綁法,有的還可以用到小石頭、小彈珠增加紋路,而老師都一定會示範解說,再讓體驗者選擇自己喜歡的那一種樣式。







實際開始體驗時,老師也都會在一旁帶領著。
柿染還有一種特殊的發酵氣味,因柿必須透過發酵後才可以使用在布料上當染劑,柿染過程中也會一直聞到發酵味,但這也是採天然發酵的製程,我覺得也可以視為是染過程中的另一種趣味體驗。XD
老公在體驗柿染的過程中,我都覺得手作的畫面好美。
那種全神貫注的投入,想著一會兒會出現什麼樣的花紋呢?將綁好的布不斷浸在染劑中搓揉,當染劑浸透所有布就越能有漂亮的效果。
時間足夠後,便可以沖洗掉,這時候已經可以看出屬於你的柿染作品樣貌了。





作品需要晾乾,不過很快就可以取下了,因為新竹是風城啊 : )
當柿染布在陽光下曝曬後,顏色會越來越深,因此有「太陽之染」的別稱,太陽是它的引路人,讓顏色更加深重。



「新埔柿染坊」也有陳列過去的陳年柿染汁,神奇的是每罐都看起來非常不同,甚至難以想像這真的是可以當染劑的原料嗎?十分神奇。而明膠、草木灰、醋酸銅等,都是「染媒定色劑」,可以影響柿染成品的發色,所以才會有的偏灰、偏棕、偏橘等。
另外不同的布料呈現的染色效果也會有所差異,如此就可以進行更種不同質感的作品製作。



整個柿染工作坊除了可以體驗手作,還有展區、商品陳列區、休息區可以逛逛,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小驚喜,所以千萬不要只是來體驗手作就離開,可以花點時間感受這裡的愜意。

做完的成品除了可以裱框起來還能當手帕使用,特別又美觀。
踩在新埔的大街小巷中時,心裡總是讚嘆,佩服這裡在觀光上的開發一直都有著政府與鎮民的相互配合,同時大家也都向心力十足的在各種節慶、農產品旺季等,共同投入心力,新埔或許是個小鎮,但鎮上的居民心都是又炙熱又有行動力。
結束這一天的新埔小旅行,我想著,下次還要再來,因為還有許多店家、景點待挖寶,也想再拍下更多美好的畫面,新埔下次見。
新竹縣新埔鎮第一公有零售市場
地址: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359巷8號
營業時間:周二至周六4:00~12:00
花奶奶紅麴米糕
地址:新竹縣新埔鎮成功街156號
電話:0937 155 056
營業時間:09:00 至賣完為止
了解更多:粉絲頁
宗祠博物館.張氏家廟
地址:新竹縣新埔鎮和平街347巷22號
營業時間:預約制(可向新竹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詢問)
錦興豆腐店
地址: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362號
電話:03-5895190
營業時間:05:00~13:00
呂順興餅店
地址: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312號
電話:03-5882232
營業時間:6:30~10:30
了解更多:粉絲頁
義順製冰廠
地址:新竹縣新埔鎮成功街99號
電話:03-5882143
營業時間:06:30~20:00
新埔柿染坊
地址:新竹縣新埔鎮忠孝路120號
電話:03-5880783
營業時間:週一至週日 8:00~12:00、13:00~17:00
了解更多:粉絲頁